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幸福城市与杭州亚运”分论坛回顾
11月14日-15日,2020生活与发展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中共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杭州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杭州发展研究会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新华社等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近百位专家和代表与会。
会议以“建设幸福示范标杆城市”为主题,通过理念分享、案例讨论等形式,就“幸福城市与数字经济”“幸福城市与数字治理”“幸福城市与美好生活”“幸福城市与杭州亚运”等4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杭州如何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如何提升城市幸福感提供了真知灼见和宝贵建议。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最具幸福感城市”就是人民对这座城市的最高褒奖。这些年来,杭州不断增加民生福祉,借助即将到来的2022年亚运会,推进实施“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国际影响力,为杭州“幸福示范标杆城市”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生活与发展研讨会特别设立“幸福城市与杭州亚运”分论坛,由杭州亚运会组委会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联合承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策略传播学系主任何春晖主持了分论坛,论坛共分为三个模块,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媒体四界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聚焦杭州亚运,展开了一场关于“幸福城市与杭州亚运”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第一模块:大型赛会与城市能级和治理水平提升
温州大学教授、知名体育学者、奥林匹克研究专家易剑东教授强调了体育在公共健康当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前提性工作,建议将体育指标纳入文明城市的评价体系,易教授认为,体育是城市的灵魂,体育让城市更健康,城市让生活更幸福,城市体育让人民更快乐,希望借助亚运会让杭州变得更加美好。
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从影响力、竞争力和辐射力三个层面分析了杭州在城市能级上与国际化都市的差距,并从轨道交通、路网系统、城市意象、包容性和多样性等方面阐释了亚运会对城市的赋能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彦平从城市触媒效应理论出发,建议从三个方面发挥大型赛会对城市品牌和治理的促进作用:1、大型赛会促进城市治理机制优化;2、大型赛会促进城市治理格局的转型;3、大型赛会提升基层治理韧性。
亚运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孙颖分享了杭州亚运会在市场开发、人文建设和包容性设施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计划撬动社会和市场力量进行投资,推进亚运会的电影、纪录片等文化传播,全景式地展现亚运风采,为杭州和世界留下亚运遗产。
亚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梁强勇对杭州亚运会的市场开发成效进行了补充,杭州亚运会市场开发在两年内提前实现了四年半的目标,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的总体规模,梁部长认为,杭州亚运会市场开发的顺利推进主要得益于市场开发权的买断、层级明确的规则设置、海外代理等工作模式的创新等。
第二模块:亚运城市行动与社会和市场力量充分参与
华扬联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IO、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特聘专家潘建新提出并完善了由经济、文化、历史、空间、人口和舆论等6个维度组成的“城市品牌研究框架”,认为在大型运动会的城市品牌传播中,必须尤其注意这几个维度所隐藏的挑战和危机。
广州云盟伙伴营销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雅加达亚运会市场营销首席顾问徐风云从商业和价值的角度提出了关于赛事与城市关系的两个思考:这座城市为什么要办运动会?运动会举办后可以为城市留下什么?他认为,杭州亚运会,不止是杭州和浙江的亚运会,更是中国和亚洲的亚运会,把杭州的文化和生活向亚洲呈现,找到和大家对等交流的语言和方式,办成亚洲的运动会、世界的运动会,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策略传播学系主任、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副会长何春晖副教授基于亚运品牌传播的机遇与挑战,从传播视角构建了杭州亚运品牌传播战略与路径,立足“独具韵味杭州,别样精彩亚运”的品牌愿景,以“智慧亚运”为品牌个性,希望智能亚运从杭州开启,通过信息科技手段为杭州未来数字科技之城打造留下“亚运遗产”,并分享了讲好城市故事的360度传播模型,通过主客体在城市叙事中共建共享城市价值,传递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赋予城市品牌鲜活的灵魂。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吴红雨副教授分享了作为亚运城市的杭州在国际传播中的现状研究,杭州亚运会目前在国际传播中存在中外媒关注度低、城市形象曝光度不足、传播内容到达率低、传播主体单一化等问题,总结并反思了杭州亚运对外传播策略,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形象的实现路径,如借助体育名人效应进行宣传、通过话题营销吸引公众参与、打造吉祥物IP以及将杭州特色融入亚运会宣传等。
第三模块:大型赛会与城市人文精神丰富和发展
广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广州亚运会组委会原副秘书长古石阳基于广州亚运会的成功办赛经验,从政府角度给予了杭州亚运会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首先,古秘书长提出亚运会是促进城市品牌形象提升的契机,但是也不要给亚运会赋能过重过多。其次,亚运会城市运行计划必须与杭州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最后,古秘书长提到广州亚运带来的是一个水到渠成、物质的、精神的巨大变化,期待亚运也能为杭州留下宝贵的、长远的精神物质遗产。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综合部策划处处长廖三怡分享了大运会进行时的成都经验,近年来,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突飞猛进,在经济、文化、传播等各方面位居全国前列,大运会筹备期间,成都借此契机打造成都赛事名城品牌,大力开展体育在社区、体育在乡村、体育在校园、体育在公园,体育正在改变着成都这座城市,亚运会和大运会的赛事筹办,为“天堂”和“天府”提供了又一次双城对话的契机。
著名体育休闲研究专家、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凌平教授指出,在评估大型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时,不能只看正面影响,还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角度综合评估,同时还要考虑潜伏的全球性、政治性危机。
新华社驻浙江分社轮值总编、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特邀专家方益波,基于多年资深的体育记者从业经验,认为应将赛事与城市之间的物理效应转化为化学效应,透过杭州这扇窗口展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精气神,尤其要凸显一座城市的体育精神。体育的意义不仅仅是竞技,更彰显着契约精神、团队意识和规则精神,杭州亚运会需要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体育人口等各方齐心协力做好这篇大文章。
分论坛上,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从多维角度出发为杭州亚运会建言献策,发言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为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提供了诸多远见卓识,在社会各界的凝心聚力之下,衷心祝愿杭州亚运能够绽放别样精彩,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办赛愿景。
排版 | 王沛文
责任编辑 | 施慧慧 雷思涵
推荐阅读
3. 问学·讲堂 | 跨国/跨文化比较研究:路径、方法和反思
5. 喜报 | 我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6. 喜报 | 我院“重大时政新闻智能生产虚拟仿真实验”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